專家:許多高材生 挫折容忍度低
台北南京東路街頭昨發生殘忍情殺案,引發社會譁然,類似因感情糾紛而起的凶案已非近日首起,兩性作家吳若權觀察,現在年輕世代,男生談吐等都不若女生成熟,遇到感情問題常較衝動,容易做出傻事。
近來頻傳情殺案,上周高雄發生蔡姓男子疑求愛不成,由愛生恨情殺一對母女;8月中也曾傳男子因談判復合失敗,盛怒之下將女友勒斃。社會案件不斷發生,女生無不擔心遇到「恐怖情人」,好聚卻無法好散。
吳若權進一步分析男生不如女生成熟的原因,主要是許多男生宅在家裡太久了,不知道如何與別人相處,女生則常會跟朋友出去逛街、遊玩。
吳若權表示,許多優秀的年輕人,學業表現非常出色,但挫折容忍度低,沒辦法處理感情問題,因感情是雙方的事,只有單方面努力沒有用,因此優秀的男女都可能在感情方面跌跤。
兩性專家吳娟瑜則認為,分手是一項學問,但學校卻沒有教愛情EQ這門課,造成即使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,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也不及格。
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陽晴也表示,台灣學校非常缺乏情感教育,一些功課好或事業有成就的人,人際關係可能很差,當有人對他好,就以為是全部,對方抽腿想要離開,他就不知所措,甚至在衝動下造成遺憾。
吳娟瑜指出,男女想分手時,如果對方是不成熟、易焦慮的人,那千萬不要說出「分」這個字,而是要慢慢疏遠,時間久了,對方就會知難而退。每個人也要學會「感謝為分手之本」。
蘋果日報 高材生脾氣差 遊日本動粗毀戀情
1個台大高材生因無法克制脾氣,最後竟演變成恐怖情殺案。
今日出刊的《蘋果》報導,高材生兇手張彥文去年底在網路上認識林佩真,兩人從互相欣賞到今年三月陷入熱戀,張彥文常將兩人相戀點滴貼在臉書上,今年六月還甜蜜共遊香港,但張彥文脾氣暴躁,林佩真發覺雖有意分手,仍給張最後一次機會,本月初答應同遊日本,不料張卻動粗,甚至強拍裸照,嚇跑女友,更讓情路變成絕路!(胡治言/綜合報導)
恐怖情人 專家:要分手 先逃走
|
|
||
若碰上恐怖情人,如何脫身?專家都建議,不要輕易提「分手」,最好先逃走、再分手;且謹記「感謝為分手之本」,不要全盤否定對方,最後才能理性收場。 兩性專家吳娟瑜說,若突然提「分手」兩字,可能激怒對方,最好使出「智退法」,花三、五個月的時間和對方慢慢磨,循序漸進,讓對方覺得和你在一起沒意思、沒未來,情感慢慢變淡,最後知難而退。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主任姚淑文指出,若發現伴侶有性格不穩定、思想偏激、肢體暴力等三特徵,想分手時一定要事先做好安全計畫,再悄悄遠離,切莫直接提分手,否則可能難以好好收場。 她說,分手前安全計畫包括搬離現居,讓對方找不到;換工作,並讓同事都知道自己狀況;還要讓家人也知道此事,做好安全準備,以免對方上門時遷怒、遭不測;必要時還可聲請保護令。也切記別上臉書等,以免對方發現行蹤。 姚淑文表示,許多人可能無法接受為了一段感情竟要搬家、換工作,但若真的碰上致命情人,只能這麼做,以求保命。 屏東基督教醫院心理諮商師胡敏華建議,與恐怖情人分手時,可盡量突破兩人感情的「封閉系統」,向外求援,如向對方家人告知可能分手,請他的家人多關心他,如果對方仍持續糾纏,可報警自保。 外界質疑凶嫌是「人生勝利組」,所以不懂得面對挫折而肇禍。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,因感情生變做出攻擊性行為的人,與個人的人格特質及家庭教養、環境因素有關,與凶嫌曾經是「人生勝利組」不見得有關聯;危險情人做任何事常自我中心,一定要別人照他的規則走,控制欲強,身旁很少有朋友,只把情人當成唯一依賴的對象。 至於行凶後對被害人做出猥褻等行為,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袁瑋說,性侵、猥褻行為和情殺都是凶嫌表達生氣情緒的表現;一方面宣示自己的占有欲,另一方面透過傷害他人來打擊前女友的自尊和人格,但此類反社會行為並非精神疾病,若是被歸類為精神病恐有脫罪之嫌。
|
感情觀偏激…她刪臉書 他燃殺機
|
公民沒教的「分手」課
|
|
||
張彥文被稱為「人生勝利組」,一路從建中升上台大,然後順利就業,連打電玩都奪冠。這樣的描繪,當然有些刻板印象;但不幸的是,張彥文當街揮刀殺人卻不偏不倚落入這個窠臼:習慣勝利的人,不知道如何應付自己的挫折。兩人四月間在平溪點的天燈上,女方還寫著「嫁給大師」、「平安健康」的甜美祈願,如今演成如此,讓人唏噓。 人生畢竟不是充滿殺戮的電玩遊戲,一段戀情的發展,也不該只有輸或贏兩種結局。張彥文的女友要求分手,不論是因為主觀條件不合適或客觀條件有差距,這都是許多愛情可能面臨的轉折。即使有時兩人之間出現了第三者,其實也沒有必要名之為「變心」或「劈腿」;因為,感情本來就是一種自主選擇,關鍵是兩廂情願,無法強求。 事實上,學習和平分手,也是一個人人生中重要的成長經驗。一段關係的結束,若是因為自己性格上或行為上的某項缺憾所導致,那麼,接受並承認自己「有缺點」,至少能幫助自己改進,並在下一段關係中表現得更好,甚至重新贏回對方的心。這樣的分手,對雙方都是正向成長;畢竟,誰也不是生下來就完美的人。 為紓解晚婚的趨勢,台灣正在流行「以結婚為前提」的交往,希望催快戀愛的成熟速度。但從張彥文的例子,過度強調婚姻的目的性,未必有益交往的健康自然;而學習坦誠、尊重、不出惡言的分手,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公民課。 |
「她的身體都我的」 台大宅王吻下體狎屍
2014/09/24 05:59 14401
今日出版的《蘋果日報》報導,張彥文向辦案人員供稱,因林佩真生前都不讓他口交,但他認為女友的身體包括下體都是他的,才親吻其下半身並吻別。
對此培靈關西醫院院長李光輝說,張男此舉屬「怪異性行為」的一種,但過去這一類案件很少在公開場合犯案,張男可能與死者生前互動時,情慾未獲滿足,藉此「儀式性行為」滿足自己。 (葉國吏/綜合報導)
檢方問「大師」 張彥文偵查庭冷笑
|
|
||
狠砍女友47刀奪命 台大宅王因這原因仍判15年
(更新:判決理由)
「台大宅王」張彥文4年前涉當街砍殺拒復合的林姓前女友47刀致死,張男本案所犯強制性交、侮辱屍體等罪,已被判刑7年5月定讞,但最高法院撤銷二審將張男所犯殺人罪從無期徒刑改判15年徒刑的判決,發回更審,高院更一審今仍判他15年徒刑、褫奪公權6年,但認定張因情傷而買刀談判,預謀同歸於盡,非臨時起意殺人。可上訴。
高院更一審沒維持一審對張男所犯殺人罪無期徒刑判決主因,包括張犯案立刻自殘、留在現場沒逃亡,與一般隨機殺人情節有別,且出庭屢次痛哭認錯,加上無前科,鑑定認為再犯風險低,又已跟林女父母和解,所以判處單一罪名有期徒刑最高上限15年。
本案受命法官梁耀鑌並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話:「愛不是占有,也不是被占有,愛只在愛中滿足。」指張男誤將占有當成愛,任由占有欲吞噬自己理智,以玉石俱焚方式解決問題,因而釀成本件悲劇,希望張藉由精神或心理治療,修正未來行為模式。
梁耀鑌並藉由本案判決書提醒,男女若遇感情困擾,應適時找朋友或專業心理諮商,或向衛生福利部自殺防治專線求助,若不幸遇碰上恐怖情人,可參酌衛福部提供的「擇、告、靜、淡、報」等《安全分手五步驟》,梁耀鑌認為:「當你沒機會再愛對方時,或許真正該做的不是彼此傷害!」
判決指出,張彥文(33歲,服刑中)就讀台大期間參加電玩比賽奪冠,被封為「台大宅王」,畢業後任職會計師事務所,2014年3月與透過網路認識的林女(22歲)交往同居,林女覺得張男太黏人且觀念差異太大,同年8月雙方感情陷入低潮。
張男同年9月與林女同赴日本旅遊,企圖挽回,卻對林女施暴。同年9月22日上午接近7時許,張男埋伏林女住處附近,攔下出門上班的林女,亮刀宣稱:「我要自殺了,我想跟妳當最後一天的男女朋友。」林女尖叫呼救,張男失控狂砍林女頭、胸47刀致其慘死。張男當眾辱屍再自砍頸部企圖輕生,被警逮捕送醫。
張男於一審審理時,多次求死還抄佛經、寫信懺悔,宣稱:「在世間多活一天,就對不起女友家屬多一天,希望能陪她!」卻又透過律師宣稱願賠林家1200多萬元,他若被判死,就無法賠錢。
林女父母痛失愛女,不接受以免死為前提的賠償,更當庭臭罵張男:「去死好了!」但一審認為張男有矯治教化可能,依殺人、強制性交等罪合併判處無期徒刑、褫奪公權終身。
二審審理時,張男與林家以1263萬元和解,並先付450萬元,二審指張男因情傷及暴怒人格而行凶,鑑定認為他有矯治教化可能,將張男所涉犯殺人罪從無期徒刑改判15年徒刑、,連同侮辱屍體罪及2個強制性交罪,合併改判21年6月徒刑、褫奪公權6年。
最高院認為,應查明張男是預謀殺人或臨時起意,去年7月將張男所涉殺人罪發回更審,至於侮辱屍體罪與2個強制性交罪的上訴駁回定讞,高院裁定應執行6年5月徒刑。張男同案另犯強制、侵入住宅2罪,合併改判1年徒刑、得易科罰金36萬5000元,這部份在二審判決後已先定讞。(黃哲民/台北報導)
【更多新聞,請看《蘋果陪審團》粉絲團】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