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旅程中 友情的不同樣貌

友情
人和人的友誼緣分,與親情、愛情不一樣,我們對其有絕對的主導權。人生路程上,友誼常常會是工作、家庭生活中,最好的休憩所。(圖/達志影像)

人間三情中(愛情、友情、親情),友情最微妙;這種情感是人類最有主導權的。美國《大西洋》雜誌表示,友情不像親情,它讓我們可以選擇要和誰繼續下去、它不像愛情的盡頭──婚姻,有法律效力;友情沒有一個既定的架構和正式的世俗定義。儘管它不會是三情中最重要的,卻是每個人人格養成中最需要的。在每個人生階段中,友情對每個人都具備著不同意義卻十分重要。

文中表示,友情在小時候,通常是帶來歡樂、笑容和單純感的。長大後,人在選擇朋友時,開始有意識地計算。從在職場上有心結交的到在公車站上巧遇的,長大後的友誼多少都會建立在對方是否有利用價值的出發點上,若無利用價值時,連丁點時間都不願浪費,這時不少人就會有「仗義每多屠狗輩,負心多是讀書人。」感嘆。

從小所建立的友誼,會因有著互相了解的基礎而容易產生共鳴,卻也容易有超出一般的期望;而長大後的朋友,會因為相識時間點往後的關係,對彼此差距的包容和諒解較大,也期望較小。

文中表示,人越老,在人情世故上能犯錯誤的時間也越有限。在有限的時間裡,我們能讀的書有限、吸收知識的時間也有限,結識與自己交友圈裡全然不同的朋友是很好的學習方式。人與人相識、熟識,最後建成一種固定社交模式、穩定的友誼結構。長大後,人類的友誼可以彼此理解、溝通而互相共存;長大後,人若可選擇在有限的時間裡決定,是否要和某人建立友誼,而不去在乎他的社會利用價值。那樣的友誼,是深諳世故而不世故的成熟與美好。

友情,這種像愛情、親情卻又並非真正是生活中必要的關係,可以很勢力也可以很淡泊。時間是一把刀,它將小時候所建立的友誼模式和長大後的社交模式切割再組裝,夾雜在江湖裡、你我之間。

(中時電子報)

文章來源:How Friendships Change in Adulthoo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. S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