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台灣到偏鄉 鄧文勝月領萬元

【聯合報╱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】













 


來自美國的鄧文勝(Wesley Dudley)夫婦,六年前來台當「英語史懷哲」而結緣,兩人婚後又返台到偏鄉教英語,只月領一萬多元微薄津貼,但比台灣老師更愛台灣,最近他們生了「台灣之女」,呼籲更多台灣老師下鄉教英語。


台灣英語教育城鄉差異懸殊,至今仍有許多偏鄉國小連一名合格英語師資都聘不到。金車教育基金會於六年前寒假,徵召美國年輕人來台當「英語史懷哲」,到南投、金門等偏遠學校教英語,鄧文勝夫婦是第一梯、也是第一對在台結緣的史懷哲老師。

6年前,當時才21歲的鄧文勝,和大他兩歲的鄧如意(Juliana Dudley)到南投營盤國小教英語,兩人從此和台灣結下不解之緣。他當時對鄧如意一見鍾情,但她專心教學,兩人沒擦出愛的火花。隔年元月他先返美,女方又到金門服務半年才返鄉。

鄧文勝無法忘情美麗大方的鄧如意,等她返美後,開始追求她,有情人終成眷屬,四年前結婚。前年金車和桃園縣政府合辦英語村,要招募更多外師,他們再度攜手來台,鄧文勝還出任英語村班主任。

去年金車和屏東縣政府在崁頂南榮國中創設第二個英語村,鄧文勝夫婦轉往屏東服務,今年3月初生下女兒Savannah,還為她取了可愛的綽號「小籠包」。

「他們比台灣的老師,還更愛台灣。」金車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說,史懷哲老師大多懷抱著宗教熱忱來台奉獻,只月領一萬多元的象徵性鐘點費,且無健保。鄧如意生產後,要全心照顧女兒,暫辭教職,鄧文勝只靠微薄的收入要養活一家三口,卻毫無怨言。

鄧文勝說,中南部民眾親切熱情,讓他深深愛上台灣。鄉下孩子不笨,只是缺乏練習英語機會,他致力用活潑、有趣、生活化情境教學,鼓勵孩子說英語。



因來台教英語結緣的英語史懷哲老師鄧文勝(右)、鄧如意(左)夫婦,婚後返台到屏東英語村服務,最近在當地生下女兒,夫妻倆臉上洋溢著幸福。 圖/金車基金會提供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. S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