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華/「小確幸」是誰發起的?
|
|
||
突然間,很多年輕人在追求「小確幸」。 和一位年輕女孩聊天,我問她如何以低薪買最新手機和名牌衣服,她說:「每個月薪水都花光了。」我問:「不想存錢買房子?」她說:「反正怎麼存也買不起,乾脆一輩子租屋,或者將來繼承爸媽的房子。」 爸媽們聽到這話一定又要感歎了!「月光族」、「沒志氣」、「目光短淺」、「想當年我們都在拚大事業,你們只知道小確幸」。 這感歎合理,但過度。首先,「小確幸」不能跟年輕人劃上等號。爸媽那時代,也有人只想獨善其身。而如今的年輕人,也有人靠體育、藝術、設計、創業站上國際舞台。 其次,「事業」的大小,未必和營收劃上等號。世界一流的咖啡達人,和黑心的上市公司,那個才算「大事業」?而我們覺得那些成為「台灣之光」的年輕人成就了大事業,他們搞不好覺得自己只是在追求小確幸。 其實,人各有志,「事業」的成敗,「幸福」的大小,看每個人價值觀而定。我們不必擔心那些本來就打定要追求小確幸,或大事業的年輕人。這兩極的人,不管時代怎麼改變,大環境好或不好,都會繼續做他們想做的事,不管世俗標籤是大或小。 真正該擔心的對象,是中間那一大群人。他們本來有探索大時代,成就大事業的渴望、潛力,但因為沒機會看到外面的世界,沒場合體驗人生的豐富情境,於是覺得台灣的舒適和便利是唯一選擇。加上台灣小,大環境又不好,他們自然順理成章地「小」下去,把「小確幸」當做天意、宿命,甚至時髦。 大人們怪年輕人沒有視野、格局、國際觀。但停下來想想,我們這一代在他們這年紀,有什麼國際觀?當初不也覺得留留長髮、辦辦舞會,就是人生的全部? 但後來我們慢慢懂了。成長的報酬和代價,是世故。所以這一代年輕人也會慢慢開竅,變得世故,不必焦急。 唯一值得焦急的,是大人是否給了年輕人易於開竅,能夠建立視野、格局、國際觀的環境?以及年輕人是否知道:除了小確幸,還有「大確幸」的存在? 大人們主導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環境中,有制度、典範、氣氛,讓年輕人追求大事業嗎?而年輕人在不好的環境中,有本領擺脫束縛,英雄造時勢嗎? 如果雙方都做不到,那雙方都是「小確幸」的發起人。下一代自然在懵懂之間把人生過小,或被迫只能過小的人生。 聊到這,年輕女孩的外國朋友走進咖啡廳。她介紹:「他是委內瑞拉人!」誰說他們的世界小呢?網路和通訊科技,讓年輕人最有本錢體會大時代,活出大人生。如果最後他們的人生只有小確幸,但願那是選擇,不是無奈。 (作者是作家、「夢想學校」創辦人) 【2014/01/07 聯合報】 |
全文網址: 王文華/「小確幸」是誰發起的? | 名人堂 | 意見評論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4/8408401.shtml#ixzz2q8B3HrDm
Power By udn.com
留言列表